法国电影《真爱满行囊》,细致呈现了10岁小主角的内心世界。贝蒂随爸爸妈妈住在爸爸工作的疗养院旁边,小女孩善良、敏锐,也有的胆怯。姐姐离开家外出上学,爸爸妈妈又关系不和,持续的争吵后妈妈搬走,贝蒂变得十分孤单。她就读的班级里来了脸上有大块胎记的新同学,刚开始根本没人搭理,贝蒂第一个主动去跟新同学说话。疗养院有患者翻墙逃出来,贝蒂把这个高她两头的大男生伊凡藏在放自行车的小木屋里,悄悄照顾他,后来还试图带他离开。这类不单是因为贝蒂心地善良、待人友爱,也由于,她太孤独了,十分渴望有个朋友,渴望有情感连结。
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结,可以简单地想象为彼此之间有一个无形的管道,假如关爱友善能顺畅无阻地流动,容易给予也容易接收,表示连结是畅通的。从这个角度去看,你会发现好多家庭里,尽管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非常关心家人、对家人非常不错,然而,家人之间爱的管道,有的是堵塞的,有的是扭曲的,爱的流动并不顺畅。
贝蒂收容照顾伊凡,两个原本陌生的孩子之间渐渐打造起信赖,相互关心,叫人感动。然而,片尾处贝蒂的一句话,更叫人动容:她离家出走后,父母姐姐终于一块出现,来找她。一番有惊无险之后,一家人团聚,贝蒂在父亲怀里央求道:“将来大家更亲近些吧!” ——和家人更亲近,让爱的管道畅通无阻,这是孩子的心声。
片中有一些耐人寻味的细节。贝蒂非常喜欢附近动物临时收留站的一条大狗,几次三番恳求爸爸拯救那条狗,特别是后来那条狗将要在一周内被处死,贝蒂担忧极了。爸爸完全没当回事儿,他断言那条狗太大,不合适让贝蒂来养。爸爸当然是爱孩子的,他爱贝蒂的方法是找人把放自行车的小木屋清理出来,改建成游戏室,他得意地说:没多少孩子子能拥有如此奢侈的游戏室……可是,贝蒂压根儿没想要什么游戏室啊。对于10岁的敏锐小姑娘,当她的呼求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被理解,她也就不再尝试多说了。她决定带伊凡离开,并且偷偷去把那条大狗放出来,一块上路。
即便是一家人之间,情感的交流互动也细致而微妙。当一方心有旁骛,无心去知道另一方的真实体验和想法;当每一个人都感觉自己付出了努力,做出了牺牲,却没得到应有些回报;当不满和挫败感悄然累积;当任何一方的观念习惯视角立场像一面无形的墙,妨碍了大伙去真实地触碰彼此……那样,你再自以为非常爱家人,为家庭付出再多,那分爱,大约也有限得非常。
贝蒂自然深爱爸爸妈妈,也渴望爸爸妈妈的爱。妈妈离家,爸爸消沉挫败时,她在家里,心事无处诉说。当她在学校被不懂事的同学当众戏弄嘲笑,而且同学是借助了她的善良来捉弄她,回到家她想到的不是去找父亲哭诉,却是试图割腕,这叫人痛感:她在家实在是太孤单了!
好在,情绪可以消失,隔阂可以解决。10岁的贝蒂,对世界虽有很多迷惘,她终归在一每天长大,也一每天变得强壮有力。她去照顾新朋友伊凡时,自己日渐从有的胆怯变得勇敢灵活。对贝蒂全家来讲,小女儿的出走和找回,也大大概成为全新的契机:促进全家人更亲近,真的用心善待彼此。
贝蒂的故事,叫人联想起一度众说纷纭的“男生要穷养,女生要富养”的说法。女生是要富养,不过,真的的富养不在于物质基础经济条件,不在于让孩子见多少世面,走过多少国家。贝蒂的家境并不差,爸爸有体面的受人尊重的工作,全家人衣食无忧,然而,徘徊在缺爱的迷茫和忧伤中时,所有贵重玩具、名牌衣饰、独立的奢侈的游戏室,远不如爸爸妈妈一个深深的拥抱、一次用心的聆听和伴随,更能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被爱。
真的的富养,是给孩子可以活在爱中的家庭环境,在这个基础上,教孩子早日掌握爱自己,爱人如己。男生女生其实都需要如此的富养——笃定地确知自己被深爱着,因心中充满爱而心灵富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