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梦令
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试问卷帘人,却道海棠依然。知否,知否?应是绿肥红
瘦。
四块玉·别情
自送别,心难舍,一点相思几时绝?凭阑袖拂杨花雪。溪又斜,山又遮,人去也!
6.《如梦令》的作者是___________。“瘦”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。(2分)
7.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( )(2分)
A.“如梦令”和“四块玉”是词牌名,《别情》是题目。
B.“绿肥红瘦”和“杨花雪”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。
C.“知否”和“人去也”都表达了对他们的批评和责怪。
D.这两首作品都抒写了女子心中细腻、真切、感伤之情。
6、(2分)李清照(1分) (1分)凋零 7、(2分)D
阅读下列诗句,完成第6-7题(4分)
【甲】伫倚危楼风细细,望极春愁,黯黯生天际。草色烟光残照里,无言哪个会凭栏意。
【乙】自送别,心难舍,一点相思几时绝?凭栏袖拂杨花雪。溪又斜,山又遮,人去也!
1.甲、乙分别通过“__________ ”和“___________ ”等词句表现“凭栏之久”,以此表达用情之深。(2分)
2.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( )(2分)
A.两句所交代的时令都是春天。 B.都描绘了有情人离别时的场景。
C.甲的抒情方法委婉,而乙较直接。 D.两句中的景分别用来渲染氛围和层层设障。
松江区
1.伫倚B
四块玉·别情
自送别,心难舍,一点相思几时绝?凭阑袖拂杨花雪。溪又斜,山又遮,人去也!
天净沙·秋思
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。古道西风瘦马。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
1.两首词描写的季节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。 (2分)
2.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( )(2分)
A.“四块玉”和天净沙都是词牌名
B.都表达了主人公对情人的相思之情
C.都使用寓情于景来抒发内心的情感
D.都在词的末句直抒胸臆、表达情感
崇明县
1. 春天;秋天关汉卿 7.
四块玉.别情
关汉卿
自送别,心难舍,一点相思几时绝?凭阑袖拂杨花雪。溪又斜,山又遮,人去也。
7.“斜”在曲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。
8.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
A.“心难舍”刻画女子送别时恋恋不舍的心情。
B.“杨花雪”指像杨花一样的雪。
C.“人去也”写女子目送爱人远去后的叹息。
D.这首小令以景衬情,化情入景,语意晓畅。
参考答案:7.此处指溪流拐弯(2分)
8.B
四块玉·别情
自送别,心难舍,一点相思几时绝?凭阑袖拂杨花雪。溪又斜,山又遮,人去也!
7. “凭阑袖拂杨花雪”中的“杨花雪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(2分)
8. 下列句子表达的情感,与“自送别,心难舍,一点相思几时绝”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(2分)
A. 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 B. 日暮乡关什么地方是,烟波江上使人愁。
C. 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 D. 胡未灭,鬓先秋,泪空流。
7.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 8.A
阅读下面元曲,完成6-7题(4分)
四块玉·别情
自送别,心难舍,一点相思几时绝?凭阑袖拂杨花雪。溪又斜,山又遮,人去也!
本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,曲题是___________。(2分)
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( )(2分)
A.此首小令描写了两人难舍难分之情。
B.作者以与爱人离别的女子的口吻来写。
C.“杨花雪”一词汇出苏轼《少年游》。
D.“人去也”一声长叹,包括离别伤痛。
关汉卿 别情
A